中小学学习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首页 > 百家姓

[ gōng ]

读音:gōng

拼音:gong

简繁:功

五笔:ALN

五行:木

部外:暂无

五笔:ALN

笔画:5画

吉凶:吉

仓颉:MKS

结构:左右

郑码:BIYM

四角:14127

区位:2506

统一码:529F

异体字:㓛,糼,紅,㓚

英汉互译:achievement,merit,good result

笔顺:横、竖、提、横折钩、撇

笔顺演示

王由三横一竖构成,三横代表天、地、人,一竖贯通天、地、人,这就是天、地、人都要归“王”管的不二哲学。上古时期夏、商、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“王”。“王”作为姓氏即来源于“王”这个至尊之位;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。

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19832018年2014年
2013年2007年2006年
1995年1987年1982年
明朝元朝宋朝
北宋

内容来源于:www.tangqie.com

起源

功姓主要源自:姜姓、子姓。

功姓功姓起源一

源于姜姓,出自炎帝神农氏第三十七代孙姜太公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姜姓后裔分衍有子功氏,亦称子工氏。据唐朝封演所撰《封氏闻见记》中记载:“开元十九年,置先师太公庙。春秋二仲上戊日释奠,用张良配享,牲用太牢,轩悬之乐,八佾之舞。出师将发日,皆引辞。京兆功曹卢若虚录太公之后,姜氏、吕氏、尚氏、齐氏、高氏、卢氏、柴氏、庆氏、国氏、纪氏、绍氏、礼氏、贺氏、指氏、掌氏、历氏、牵氏、晏氏、望氏、献氏、易氏、章氏、谢氏、丁氏、申氏、营氏、浦氏、莱氏、许氏、盖氏、雍门氏、东门氏、子雅氏、子尾氏、子襄氏、子牙氏、子功氏、公旗氏、公牛氏、卢满氏、祭公氏、闾公氏、仲长氏、章仇氏等四十八姓,刻石为记。礼部员外郎崔宗之制铭,立于庙门。唐天宝中期,太学中太学生张絅上书:‘请于太公庙置武监。国子监相对,教习胄子。春秋释奠于先师太公,一如国学文宣王庙。’书寝,不报。”齐国立国七百余年后,姜尚有后裔子孙官承司空,名佚考,字子工,亦说字子功,一如商王朝时期、西周初期的“工正”,专职负责王族宫廷建造与修缮,世代传袭。

事实上,在中国的姓氏演进过程中,“子”实际为一种近嫡庶系支族的尊称延续,以其字为首的复姓姓氏,后大多去“子”留首,予以省文简化。因此,子功氏族人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功氏、或工氏,世代相传至今,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。

功姓功姓起源二

源于子姓,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司空氏,属于避讳而改姓为氏。武殷微子后人、宋国第十二代君主宋武公(公元前747~前729年在位),原名为子司空,是宋戴公子撝的儿子。宋武公执政期间,北方游牧部落长狄入侵,宋武公派亲兄弟、大司徒子充石(皇父)率军抵御,宋军在长丘(今河南封丘)打败了长狄人,俘获其首领缘斯。但在战争中,子充石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子谷甥、子牛父皆尽战死。原来宋国就有司空氏一族,在宋武公即位后,因宋武公名为“司空”,司空氏族人皆避讳而改为司功氏,其后裔有省文简化为功氏者。

此说源史证为:

少典氏第七十三代、黄帝轩辕氏第六十二代杜伯:杜伯之子隰叔奔晋,生士蒍,世为士师及司空之官,故有士氏、司空氏;蒍生士谷为、谷氏;谷生士会,采于随为随氏,佐文襄有功,又采于范为范氏,子燮采于栒栎为栒栎氏,士鲂釆彘于为彘氏,皋夷釆于函舆为函与氏,又有鲂氏、阳氏、士丐氏、士季氏、士吉氏、士为氏、士思氏、司功氏、祈成氏、士弱氏、胥氏、张氏(范睢改张禄)陶氏、朱氏、陶朱氏、鸱夷氏、范蠡姓。

功姓功姓起源三

源于官位,出自秦朝时期官吏司功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司功,是秦朝时期设置的官位,隶属于太尉,实际上就是后世所称的“功曹”。汉朝时期改称“功曹书佐”,隋朝时期改称“司功书佐”,唐朝时期改设“司功参军”等。司功之职主管官园祭祀、礼乐、学校、选举、表疏、医巫、考课、丧葬诸事。一直到宋朝时期,司功方被废黜。

在历朝历代司功的后裔子孙中,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司功氏,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司氏、功氏。古代,“工”、“功”二字通假互用,因此再后有功氏简笔为工氏者,世代相传至今。该支功氏姓源繁复,不可一论。

功姓功姓起源四

源于蒙古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八旗满洲氏族通谱》、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蒙古八旗姓》记载:

蒙古族功格喇布氏,世居克什克腾(今内蒙古克什克腾),后有满族、锡伯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。清朝中叶以后,有冠汉姓为功氏者。

功姓功姓起源五

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典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

满族郭啰啰氏,亦称郭尔罗氏、郭络罗氏、郭博罗氏,满语为,汉义“钩、躬身、放纵”以地为氏,世居讷殷(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)、沾河(今吉林双阳河流域)、马察(今吉林浑江西南部)等地,后有达斡尔族、锡伯族引为姓氏者,所冠汉姓多为郭氏、高氏、国氏、布氏、功氏等。

该支功氏鼻祖为郭啰啰·达尔汉,郭啰啰·杨舒之子,开国五大臣之一,满洲正蓝旗人,世居沾河。他本来是清太祖佟·努尔哈赤的外甥,后又成为女婿即和硕额驸,积战功,授一等副将世职。明崇祯十四年(后金崇德六年,公元1641年),郭啰啰·达尔汉跟从郑亲王爱新觉罗·济尔哈朗等伐明,攻克锦州。不久,郭啰啰·达尔汉在郑亲王召开的军事会议上,挑唆其幕僚争功,结果被清太宗怒罢固山额真,夺去世职爵位,后在清顺治元年(公元1644年)逝世。

在郭啰啰·达尔汉的后裔子孙中,即有愤而以此事件为姓氏者,即以汉化姓氏称功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功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,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四百位,在台湾省则未列入台湾当局“内政部民政总署”在2005年(岛内民国九十四年)2月28日对台闽地区姓氏进行的统计程序,族人多以豫章、辽东为郡望。

今黑龙江省的鹤岗市,辽宁省的丹东市,河南省的平顶山市,浙江省的台州市仙居县,江西省的南昌市,湖北省的黄冈市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市察布查尔县,台湾省的高雄市等地,均有功氏族人分布。

豫章郡:亦称南昌府、南昌郡。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,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。楚、汉之际置豫章郡,治所在豫章(今江西南昌),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,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、南昌、清江、九江、历陵、彭泽、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,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。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。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,后期曾改为钟陵县,再后又改为南昌。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、清诸朝为南昌府治,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,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。

辽东郡:在中国历史上,“辽东”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:①郡、国名,战国时期燕国置郡,洽所在襄平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;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;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,其地归入东海郡;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;北齐时期废黜;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、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,治所在昌黎(今义县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;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。②都司名,明朝洪武四年(辛亥,公元1371年)置定辽都卫,明朝洪武八年(乙卯,公元1375年)改为辽东都司,治所在定辽中卫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;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,渐失辽河套(今辽河中游两岸地);从明朝天启元年~崇祯十五年(公元1621~1642年)期间,全境为后金(清)所并。③军镇名,明朝“九边”之一,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,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(今辽宁北镇)明朝隆庆元年(丁卯,公元1567年)后冬季则移驻辽阳(今辽宁辽阳);明朝末期废黜。④地区名,泛指辽河以东地区。

豫章堂:以望立堂,亦称南昌堂、九江堂、锦江堂。

辽东堂:以望立堂,亦称扶余堂、襄平堂、辽阳堂、凌东堂。

一、gōng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阳泉、忻州、舟曲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博古图》周有功仲之盘,为功姓之始。望出营陵。”

2、《姓氏词典》据《风俗通义》注云:“系司功氏所改,出自春秋时晋大夫司功景子之后,或去‘司’单为‘功’氏。”

二、

功姓分布:新疆呼图壁有此姓。

功姓起源:

1、相传夏禹之裔成功氏之后。

2、周时有功仲之盘,是为功姓之始,见《宣和博古图》。

3、春秋时晋大夫司功景子之后,改司功氏为功氏,见《风俗通》。

郡望:营陵。

历史名人

功姓古代名人

功景春秋时期,晋国人。《风俗通》:“晋大司功景子之后,晋有功景。”

郡望

豫章郡:亦称南昌府、南昌郡。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,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。楚、汉之际置豫章郡,治所在豫章(今江西南昌),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,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、南昌、清江、九江、历陵、彭泽、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,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。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。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,后期曾改为钟陵县,再后又改为南昌。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、清诸朝为南昌府治,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,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。

辽东郡:在中国历史上,“辽东”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:①郡、国名,战国时期燕国置郡,洽所在襄平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;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;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,其地归入东海郡;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;北齐时期废黜;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、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,治所在昌黎(今义县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;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。②都司名,明朝洪武四年(辛亥,公元1371年)置定辽都卫,明朝洪武八年(乙卯,公元1375年)改为辽东都司,治所在定辽中卫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;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,渐失辽河套(今辽河中游两岸地);从明朝天启元年~崇祯十五年(公元1621~1642年)期间,全境为后金(清)所并。③军镇名,明朝“九边”之一,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,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(今辽宁北镇)明朝隆庆元年(丁卯,公元1567年)后冬季则移驻辽阳(今辽宁辽阳);明朝末期废黜。④地区名,泛指辽河以东地区。

豫章堂:以望立堂,亦称南昌堂、九江堂、锦江堂。

辽东堂:以望立堂,亦称扶余堂、襄平堂、辽阳堂、凌东堂。

一、gōng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阳泉、忻州、舟曲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博古图》周有功仲之盘,为功姓之始。望出营陵。”

2、《姓氏词典》据《风俗通义》注云:“系司功氏所改,出自春秋时晋大夫司功景子之后,或去‘司’单为‘功’氏。”

二、

功姓分布:新疆呼图壁有此姓。

功姓起源:

1、相传夏禹之裔成功氏之后。

2、周时有功仲之盘,是为功姓之始,见《宣和博古图》。

3、春秋时晋大夫司功景子之后,改司功氏为功氏,见《风俗通》。

郡望:营陵。

姓氏源流

一、gōng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阳泉、忻州、舟曲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博古图》周有功仲之盘,为功姓之始。望出营陵。”

2、《姓氏词典》据《风俗通义》注云:“系司功氏所改,出自春秋时晋大夫司功景子之后,或去‘司’单为‘功’氏。”

二、

功姓分布:新疆呼图壁有此姓。

功姓起源:

1、相传夏禹之裔成功氏之后。

2、周时有功仲之盘,是为功姓之始,见《宣和博古图》。

3、春秋时晋大夫司功景子之后,改司功氏为功氏,见《风俗通》。

郡望:营陵。

堂号

豫章郡:亦称南昌府、南昌郡。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,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。楚、汉之际置豫章郡,治所在豫章(今江西南昌),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,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、南昌、清江、九江、历陵、彭泽、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,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。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。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,后期曾改为钟陵县,再后又改为南昌。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、清诸朝为南昌府治,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,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。

辽东郡:在中国历史上,“辽东”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:①郡、国名,战国时期燕国置郡,洽所在襄平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;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;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,其地归入东海郡;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;北齐时期废黜;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、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,治所在昌黎(今义县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;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。②都司名,明朝洪武四年(辛亥,公元1371年)置定辽都卫,明朝洪武八年(乙卯,公元1375年)改为辽东都司,治所在定辽中卫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;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,渐失辽河套(今辽河中游两岸地);从明朝天启元年~崇祯十五年(公元1621~1642年)期间,全境为后金(清)所并。③军镇名,明朝“九边”之一,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,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(今辽宁北镇)明朝隆庆元年(丁卯,公元1567年)后冬季则移驻辽阳(今辽宁辽阳);明朝末期废黜。④地区名,泛指辽河以东地区。

豫章堂:以望立堂,亦称南昌堂、九江堂、锦江堂。

辽东堂:以望立堂,亦称扶余堂、襄平堂、辽阳堂、凌东堂。

一、gōng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阳泉、忻州、舟曲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博古图》周有功仲之盘,为功姓之始。望出营陵。”

2、《姓氏词典》据《风俗通义》注云:“系司功氏所改,出自春秋时晋大夫司功景子之后,或去‘司’单为‘功’氏。”

二、

功姓分布:新疆呼图壁有此姓。

功姓起源:

1、相传夏禹之裔成功氏之后。

2、周时有功仲之盘,是为功姓之始,见《宣和博古图》。

3、春秋时晋大夫司功景子之后,改司功氏为功氏,见《风俗通》。

郡望:营陵。

[ 功 ]的同部首字 - [ 工 ]